温针法,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,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办法。又称为针柄灸法。在国内汉代的医籍《伤寒论》中就已提到这种办法。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。
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,针刺得气后,将针留在肯定深度,于针柄装上小枣大的艾绒,需要捻紧,以预防掉落。也可取1.5~2厘米长的一段艾条,插在针柄上,然后从下端点燃,直到艾团烧完为止。为了预防艾火掉落灼伤皮肤,可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。
温针法主要用于关节酸痛、腹部冷痛等病症,也适于保健。
凡不可以留针的病症,如抽搐、痉挛、震颤与精神患者或幼儿等,均不适合用温针法。在治疗过程中,要嘱咐患者不可任意变动体位,以预防艾火掉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、被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