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调治的范围甚广,有较紧急的、但限于部分群体的疾病肿瘤等,也有较轻浅、但覆盖面甚广的群体亚健康状况如痤疮、颈腰椎综合症、失眠、便秘、高脂血症、性功能障碍等。上述状况或疾病的调治,无不体现出经络调整的优势。
经络理论在临床被广泛应用,总结起来,最为典型的有以下几方面。
一是“分经辨证”:即是依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及生理病理特征,剖析各种病证,进行辨证论治。
二是“循经取穴”:是指依据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。这是针灸治病的最常见的一种办法。它强调针灸治疗必按病变部位、病变脏腑的不同来剖析和确定是什么经脉,然后顺藤摸瓜,使用相应经脉的穴位,如此可防止无的放矢。
三是“药物归经”:是指某种药物对某经病证有特殊的治疗用途,马上其归是某经的中药学理论。古时候医家看重药物归经的理论,知道药物性味而使其各归其经,则力专用宏,疗效更著。在此基础上,还有医家提出了“引经报使”的理论,就是治疗某经病证时加入有关药物作为引导,使整个处方的药力能更好地发挥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