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目1、概述
1、胸痹的定义及源流
1.胸痹的定义
胸痹是指以乳房闷痛,甚则胸痛彻背,喘息不能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,轻者仅感胸闷如窒,呼吸欠畅,重者则有胸痛,紧急者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。
2.胸痹的源流
胸痹的记载早见于《内经》。
《灵枢·厥病》有“真心痛”之说,谓“真心痛,手足青至节,心痛甚,旦发夕死,夕发旦死。”
2、《金匮要略》对胸痹证治的认识
《金匮要略》正式提出胸痹的名字,进行了专门的论述,且把病因病机总结为“阳微阴弦”,即上焦阳气不足,下焦阴寒气盛,觉得乃本虚标实之证。在治疗上,依据不同证候,拟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九张方剂,以取温通散寒、宣痹化湿之效,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征。
3、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
细目2、病因病机
1、胸痹的容易见到病因
内因: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,劳倦内伤,年迈体虚。
外因:寒邪内侵。
2、胸痹病机、发展势头及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
胸痹病位在心,涉及肝、脾、肾三脏。
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。
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,虚实夹杂。
细目3、诊断和类证辨别
1、本病的诊断要素
1.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,甚则痛彻左后肩、咽喉、胃脘部、左上臂内侧等部位,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,常伴有心悸、气短、自汗,甚则喘息不能卧。
2.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。紧急者可见疼痛剧烈,持续不解,汗出肢冷,面色苍白,唇甲青紫,心跳加快,或心律失常等危候,可发生猝死。
3.多见于中年以上,常因操劳过度,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,感受寒冷而诱发。
2、胸痹与悬饮、胃痛、真心痛的辨别
1.胸痹与悬饮的辨别
悬饮、胸痹均有胸痛,但胸痹当为胸闷痛,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,常因受寒、饱餐、情绪激动、劳累而忽然发作,历时短暂,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。悬饮为胸肋胀痛,持续不解,多伴有咳唾,转侧,呼吸时疼痛加重,肋间饱满,并有咳嗽、咯痰等肺系证候。
2.胸痹与胃痛的辨别
心在脘上,脘在心下,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,以其部位相近;胸痹之不典型者,其疼痛可在胃脘部,极易混淆。但胸痹以闷痛为主,为时极短,虽与饮食有关,但休息、服药常可缓解。胃痛与饮食有关,以胀痛为主,局部有压痛,持续时间较长,常伴有泛酸、嘈杂、嗳气、呃逆等胃部证候。
3.胸痹与真心痛的辨别
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进步,症见心痛剧烈,甚则持续不解,伴有汗出、肢冷、面白、唇紫、手足青至节,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。
细目4、辨证论治
1、胸痹辨证:虚与实、标与本及其内涵
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,辨证第一学会虚实,分清标本,标实应不同气滞、痰浊、血瘀、寒凝的不同;本虚又应不同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。
2、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办法
→点击进入免费试听>>
→点击进入免费试听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