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肺痨与虚劳
《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均将肺痨归是“虚劳”、“虚损”的范围,提示本病的进步每可致使病人身体日益消瘦,体虚不复,形成劳损。及至唐宋,因认识到本病具备传染性,乃进一步与虚劳明确区别开来,明清医籍有时将痨瘵附于虚劳之后论述,既觉得两者有肯定的联系,也说明又有区别。
肺痨具备传染特征,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,有其发生进步及传变规律。
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,是多种慢成人两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。
肺痨病位主要在肺,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,以肾为主。
肺痨的病理主在阴虚,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。
2.肺痨与肺痿
肺痨与肺痿有肯定的联系和不同。两者病位均在肺,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,如肺痈、肺痨、久嗽等致使肺叶痿弱不需要,俱可成痿。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,但需要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,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。若肺痨的晚期,出现干咳、咳吐涎沫等症者,即已转属肺痿之候。
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,而肺痨是以咳嗽、咳血、潮热、盗汗为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