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:体质的形成后天原因
(一)后天原因的意思
后天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之前的生命经历。后天原因是人出生之后赖以存活的各种原因的总和。后天原因可分为机体内在原因和外面环境原因两方面。机体内在原因包含性别、年龄、心理原因,外面原因事实上就是环境原因。环境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。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是生命科学中的重大课题,已经遭到全球的关注。人从胚胎到生命终结之前,一直生活在肯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:自然环境是与社会环境相对而言的,它涉及生活环境、生产环境和食物链环境等所有客观环境。社会环境则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环境要点。换言之,大家所处的环境包含大家赖以存活的基本条件和所有有关事物,比如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、劳动条件、卫生条件、社会规范、气候条件、生态平衡与教育水平等。
(二)后天原因在体质形成中有哪些用途
人的体质在一生中并不是是千篇一律的,而是在后天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变化着的。好的生活环境,适当的饮食、起居,稳定的心理情绪,可以增强体质,促进身心健康。反之则会使体质衰弱,甚至致使疾病。伴随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变,大家对于健康与长寿的需要变得日益迫切。因此,怎么样保养一生的体质愈加成为大家关心的课题。改变后天体质形成的条件,可以弥补先天禀赋之不足,从而达到将来天养先天,使弱者变强而强者更强的目的。
1.饮食营养:人以水谷为本,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为气血生化之源,故脾胃为后天之本。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要紧原因。适当的膳食结构,科学的饮食习惯,维持适合的营养水平,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非常大影响。因为人的体质不同,其对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不同。因此,科学、适当的饮食营养应包括必需和适合两层含义。长期营养不好的或低下,或营养不当,与偏食、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体质,乃至于引起疾病。《内经》中曾多次谈到饮食偏嗜对机体的害处。诸如“肥者让人内热,甘者让人中满”、“膏粱之变,足生大丁”,与五味偏嗜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等。
2.劳动和运动:劳动的性质和条件,对大家的体质强弱有着深刻的影响。劳动一般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。在现代社会,伴随科技的高度进步,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也愈加密不可分。劳逸适度,劳而不倦,可增强体质。通常来讲,适合的体力劳动对体质的增强有积极有哪些用途。但,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,在紧急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,精神情绪常常处于紧张状况下的劳动,操作分工过细,促进身体局部片面进步的劳动,等等,对人的体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。反之,过度安逸又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迟缓,气机阻滞,脏腑功能减弱,正气不足,而致体质虚弱多病。故当有劳有逸,劳逸适度。
古往今来,大家从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的自然现象中领会出“生命在于运动”的真谛,视体育训练为增强体质的秘籍。历代医家总结的“养生导引之法”,诸如太极拳、五禽戏等,便是以运动来调养体质的典范。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证明,常常进行适合的体育训练,可使神经系统更为活跃和灵敏,增强肌肉的耐力与缩短强度,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平衡,改变血液循环,使新陈代谢更为旺盛,废物的排泄更为顺利,如此就可使病理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。
3.年龄: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要紧原因之一。人体的结构、机能与代谢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。从出生之日算起,按日历计算的年龄称之为历法年龄、时序年龄或实足年龄,简称年龄。增龄,即年龄的增长,概括了一个生活长发育和衰老的全过程,包括着成熟和衰老两重意义。增龄是一个渐进过程,而且每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与历法年龄也并非刻板同步的,个体差异相当大,有些“未老先衰”,有些“老当益壮”,可相差十年左右。所以,到现在为止,国际上对年龄分期尚无统一的建议。但总的来讲,人的生命经历都是从少儿、年轻人到中年,再转向老年。中医学在《素问·上古纯真无邪论》和《灵枢·天年》中深刻地论述了人体脏腑气血盛衰与年龄的关系。在成长、发育、壮盛以至衰老、死亡的过程中,脏腑气血由盛而衰,影响着人体生理功能,决定着人体的体质,从而决定着各年龄期对致病原因反应的能力与种类。如小儿体质为“稚阴稚阳”之体,所谓“小儿稚阳未充,稚阴未长者也”(《温病条辨·解儿难》)。到了青春期则体质渐趋成熟,至青春期末,体质基本定型;青壮年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旺盛时期,因而也是体质强健阶段;及至老年,脏腑生理机能衰退,体质日趋降低,渐渐呈现“老态龙钟”的衰老征象。